点检是设备预防维修和设备管理业务的基础,是现代设备管理运行阶段的管理核心,一切设备维修实施的行动始于点检。点检作业的核心是经过特殊培养的专职点检员对固定设备群和区域进行专门检查,不同于传统的巡回检查。
点检制的内容包括:
(1)定点。预先设定设备的故障点,明确点检部位、项目和内容,使点检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
(2)定量。结合设备诊断和趋势分析,进行设备劣化的定量管理,测定劣化速度,向状态检修过渡。
(3)定周期。预先分类确定设备的点检周期,并根据经验的积累和科技研究成果进行修改和完善。
(4)定标准。预先规定判断设备对象异常的点检标准,点检标准是衡量或判别点检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也是判别该部位劣化的尺度。
(5)定点检作业卡。预先编制点检作业卡,包括点检设备群和区域定义、点检路线、点检周期、点检方法、点检工具等,它是点检员开展工作的指南。
(6)定记录。点检信息有固定的记录格式,便于信息管理和传递。点检记录包括作业记录、异常记录、故障记录和趋势记录。
(7)定点检处理流程。点检处理流程规定了对点检结果的处理对策,明确了处理的程序。
设备点检制的意义
有效的设备点检管理,可以逐步深人掌握设备的内在规律,使设备的状态受控,它有以下优点:准确掌握设备现状,发现隐患,及时采取对策,把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资料积累,提出合理的设备维修和零部件更换计划,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维修标准,保持设备性能稳定,延长设备寿命。